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農業深層次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發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的必然選擇。當前,國際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充滿不確定性,為做好應對外部環境的沖擊與挑戰,需要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下,合理籌劃農業綠色發展的新路徑,更加重視以綠色發展提升我國農業可持續性和綜合競爭力。
以土地生態平衡引領綠色發展。健康的土地是“健康中國”的基石。農業綠色發展將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從而降低面源污染,確保土壤質量,維護生物多樣性。健康的土地產出健康的農產品,通過綠色消費使綠色農產品獲得合理的價格,幫助農民增收、帶動農村發展,形成農業—農民—農村的良性循環,實現產業振興與生態振興的“同頻共振”。一是全面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和整治。加強重點區域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與綜合治理;有效落實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促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控害;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擴大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面。二是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加快構建畜禽糞便收集、存儲、運輸、處理和綜合利用產業鏈,探索建立第三方處理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合理收益,受益者付費的運行機制。促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五化”利用,擴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示范。三是加快推進畜禽無害化處理。嚴格規范病死畜禽收集和處理的技術要求與流程,優化無害化處理廠布局。完善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的無害化處理體系,逐步提高專業處理覆蓋率。四是落實綠色農業標準化戰略。健全農產品產地環境、生產過程、收儲運銷全過程的質量標準體系;建立統一的綠色農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機制、信息披露、認證和標識制度,并通過多樣化的宣傳教育和實踐形式,提高人民群眾對綠色發展的認知度。
以數字新動能提高綠色農產品供給能力。一是逐步實現農高區“5G+4G”全覆蓋,建設5G+綠色智慧農業“試驗場”,開展精準種植、養殖。開拓云銷售方式,鼓勵明星、農民化身“帶貨主播”,通過電商、媒體、短視頻等平臺為當地特色、綠色農產品代言,解決疫情導致農產品滯銷困境,助力脫貧增收。二是加快建設綠色農產品線上線下融合的產銷對接服務平臺,及時發布綠色農產品上市信息和采購需求信息,有效促進供需信息對接。三是積極推動批發市場、大型超市、電商平臺等流通企業深入產地開展產銷對接活動,促進與產地精準對接,以訂單農業、產銷依托、股權合作等方式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四是大力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擴大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覆蓋面,加快電商企業與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產銷對接,設立綠色農產品銷售專區或專欄。積極開展電商經營培訓,指導農業經營主體提升電商運營能力。五是積極開展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地理標志專門保護制度,積極申報地理標志優質農產品,提升綠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六是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發展綠色高效特色種養業,按照綠色化、優質化、品牌化導向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創建標準化生產基地。七是在綠色農產品相對集中的村莊合理規劃綠色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烘干中心、物流體系等布局,鼓勵有條件的新型經營主體以新建、改建或租賃等方式增配保鮮、貯藏、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備和冷藏保鮮設施,開展產地商品化處理,促進綠色農產品就地轉化增值。
強化資本投入支持農業結構綠色升級。一是各地政府可探索設立綠色興農投資引導基金。獎補有特色、能帶動、富民強村成效明顯的生態農業項目,購買農技服務、獎勵科研項目以及補助科技下鄉、培訓指導的相關費用,支持農村電商銷售、城市直銷直管、農超對接和農產品進社區。二是發揮惠農資金和涉農補貼的綠色導向作用。加大對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物農藥等農業綠色生產技術的補貼和支持力度,出臺針對農戶綠色生產行為的補貼政策。三是支持金融機構不斷創新綠色金融產品。針對綠色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項目的特點,創新推出無形資產抵質押、活體畜禽抵押貸款等金融產品,滿足綠色農業發展多元化、差異化需要。保險機構應加快天氣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等新型農業保險產品的創新試點和推廣力度,為農業綠色發展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四是完善綠色信貸支持政策。銀行開展動態授權,對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領域的涉農客戶予以傾斜。研究出臺適應農業農村客戶等特點的排污權、碳排放權、節能環保知識產權等新型抵質押擔保管理辦法,打造綠色農業信貸投放增長點;研究制定針對農業綠色發展項目的客戶評級、項目評審辦法,適當放寬對貸款期限、償債覆蓋率、收益率等方面要求。五是以多方合作服務模式緩釋綠色農業信貸風險。構建銀保全面合作關系,根據當地金融環境和經營管理水平,合理設置擔保放大倍數和風險分擔比例,共同支持綠色農業發展。積極探索與綠色生態農業保險、農村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險種聯動的合作模式,降低和分散綠色農業信貸風險。
以制度創新完善綠色農產品監測預警機制。一是建立農業資源環境生態監測網絡。優化農產品生產、市場、消費信息監測體系,定期發布綠色農產品監測預警報告。二是制定重要綠色農產品滯銷應急方案。建立綠色農產品滯銷預警機制和應急處置預案,動員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產品應急銷售。三是鼓勵各省推行以縣為基本單位建立綠色農業資源臺賬,并以此為基礎編制“省級綠色農業資源臺賬”。四是實行全鏈條信息化質量監管。加快建設綠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臺,將追溯體系建設與供應鏈、農村電商、產業扶貧等協同推進;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完善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證貼標上市制度。
獲取更多資訊,請點擊微信公眾號
IHE大健康展
2022廣州國際生態農產品食品
產業博覽會暨出口轉內銷展
2022.6.16-18
廣州·廣交會展館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FOOD AND HEALTH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