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企業和商家的新年商業計劃,卻催化了電商領域的“云端”新機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至6月,全國網上零售額51501億元,同比增長7.3%。
在直播電商、電商助農等新業態拉動下,下沉市場重新展現活力;電商也進一步深入生產領域,使農產品供給和消費向線上轉移,外貿企業轉內銷步伐加快,網絡消費正呈現“農貨向上、外貿向內”及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的趨勢。
煙臺市是農產品出口大市,農產品出口能占全國的1/20。逆全球化趨勢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對農產品貿易影響巨大。今年前后,煙臺市農產品外貿企業都體驗了一把“水深火熱”的滋味。從來只靠外銷“單腿走路”的它們,生意一下子慘淡起來?!按蟛糠滞赓Q企業的問題在于缺乏國內銷路、品牌與經營體系,短時間內很難打開局面?!睙熍_市商務局電商科科長徐瑋說,“在這種情況下,轉戰線上對這些企業來講‘門檻’最低?!?/p>
于本誠今年22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果二代”。他的父親于基東,從1996年開始經營水果出口生意,高峰時年銷售額超過250萬斤。2019年8月10日,因為果子里檢測出了害蟲,俄羅斯聯邦動植物監督局暫停了中國梨果類和核果類作物的進口,于家的生意陷入僵局。
于本誠畢業于山東經貿職業學院的電商專業,一直都想把自家的生意“搬到”網上。2019年6月畢業后,他本著攢攢“經驗值”的想法,先去了一家電商公司上班。家中出事之后,于本誠將計劃提前,選擇辭職回家幫忙賣貨。經多方比較,他選中了拼多多,“拼多多沒有亂七八糟的扣點,只有千分之六的支付手續費,發展勢頭較好?!?/p>
2019年8月底,于本誠開了第一家線上店鋪。從日銷0單、3單、5單到日銷300單,借助拼多多平臺上的各類優惠政策活動,不到一個月,于本誠店鋪的銷量就穩定在了日銷1000單、5000斤左右。
疫情期間,在于家的一些做線下水果生意的朋友被冰凍的市場行情打得措手不及的時候,于本誠借助拼多多推出的“抗疫助農”活動,不僅在4月份清空了庫存,還幫助周邊村民賣貨。目前,他已經是拼多多的太婆梨銷售冠軍,日銷量達5000單、3萬斤左右。
“出口的話利潤高,但會面臨政策、壓貨的影響,風險巨大;而電商賣一箱馬上就有一箱的錢,心里踏實?!庇诨鶘|對兒子的電商渠道很是滿意,“就算以后俄羅斯生意恢復了,電商也決不能丟,兩手都得硬?!?/p>
兩會以來,“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了市場熱議的宏觀政策焦點。于本誠這樣的情況在煙臺市并非孤例。
于凱的父親于芳業是煙臺最大的蘋果出口商之一,“芳業果蔬”已在東南亞和中東市場打出品牌。三年前,于凱從海外求學回歸來,立志要用一條與父親與眾不同的道路,將自家的水果生意推向更高。
于凱選擇的是電商,今年年初,他在拼多多上開設了兩家店鋪。與此同時,拼多多的優惠活動也讓于凱趕上了好時候。從第二季度開始,拼多多采用百億補貼,流量傾斜等方式,鼓勵擁有優質農產品供應鏈的商家在平臺上發展。
從7月15日開始,在優質的蘋果供應鏈支持下,僅用了22天,于凱的店鋪就成了拼多多上的蘋果銷售冠軍。到8月31日,每天能銷售蘋果35萬斤。為了保證發貨,于家甚至減少了發往東南亞的貨量。
“今年蘋果周期預計能賣掉1億斤蘋果,比父親還能多賣2000萬斤?!笨粗囬g里忙碌的工人,于凱自信的說。
和于凱不同,煙臺姑娘劉爽一直向往的是平平淡淡、歲月靜好的生活,但在今年,她卻與男友宋振乾一起成了煙臺蘋果界的“網紅”。
宋振乾家里一直做的是蘋果外貿生意,每年發往印尼和泰國700多個貨柜,約3000萬斤。但宋振乾卻對當時的狀態并不滿足,看到身邊許多朋友在拼多多上賣水果發了財后,他也想利用家里的供貨網絡,到拼多多上賣蘋果。而劉爽自大學畢業后就一直在一家電商公司做運營,經過合計,她被宋振乾拉入了伙。
2018年8月,劉爽和宋振乾的拼多多企業店鋪開始上線,僅用了11個月的時間,他們就賺了1000萬。店鋪“煙臺棲霞農場”從去年6月開始,就成為拼多多蘋果類目的頭部店鋪,每天賣出近3萬單。今年拼多多推出的“抗疫助農”行動,讓劉爽再一次坐上了直通車。從2月到6月,店鋪的銷售額超過5000萬元,再次穩穩占住Top1的位置。9月1日,他們成立了一家公司,把煙臺蘋果的模式復制到其它品類,實現企業化運營。
“開始時候宋振乾家里并不認可我們。但疫情時候,他家里的生意一下子停下來了,就開始給我們打電話,希望我們能把家里的蘋果也幫忙賣一賣?!眲⑺f,“得到了認可,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p>
據統計,2010年一季度,拼多多涉農店鋪增加27萬,接近2019年全年新增店鋪數,其中60%的注冊地址為農村地區。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煙臺地區做蘋果、梨等特色農產品的外貿轉內銷店鋪同比增長超過180%,全省的增長率達到160%。2月份以來,煙臺地區農產品外貿轉內銷的10萬+店鋪增加了210%。
采訪中,不少電商負責人感受到,農貨上行的成本越來越低了。這離不開電商平臺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扶持。
作為大電商平臺,拼多多積極發力,力圖為農產品“內循環”貢獻力量。今年5月16日,拼多多與煙臺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開設的“煙臺優品館”僅2天銷售額就近1個億。同時,拼多多強化平臺農產品的品質要求,針對外貿農產品進行精準百億補貼,利用農貨節、豐收節、市縣長直播等,傾斜數以億計的流量和補貼資源,推動更多外貿農產品轉向內需市場。這些政策,讓有志于轉戰國內電商的農產品外貿企業迎來了“春天”。
據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東原介紹,在前期“多多大學”進行線上線下培訓的基礎上,拼多多未來將推出專門針對外貿企業內銷的培訓班,從平臺運營、市場分析、產品策略等多維度系統幫扶;還將不斷優化對產品和店鋪的評價因子,鼓勵優質的外貿農產品原產地直發消費者,推動“產銷對接”走向“產消對接”;還將和外貿農產品的產地舉辦各種形式的直播、品類日等,打響外貿農產品在國內的知名度,形成新消費心智,推動內銷循環。
獲取更多資訊,請點擊微信公眾號
IHE大健康展
2022廣州國際生態農產品食品
產業博覽會暨出口轉內銷展
2022.6.16-18
廣州·廣交會展館
THE GLOBAL PLATFORM FOR PROFESSIONALS IN THE FOOD AND HEALTH INDUSTRY